你知道吗?43年前的苏超,徐州是冠军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7-12 13:12:58阅读次数:0

7月20日(周日)19:00

“苏超”第七轮比赛

常州队vs徐州队

将在常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开赛

图片

徐州队

VS

图片

常州队

你知道吗?43年前也有“苏超”当时徐州队还获得了冠军!

近日,

随着一条短视频的走红,

一份沉寂了40多年的荣誉

掀开了一段关于徐州足球的荣耀记忆。

图片

图片

120分钟的激烈鏖战终获冠军

图片

1982年徐州队凯旋,庆功宴前的合影,第二排左起第四个为王坚。

“这是我们的领队荣指导,这是前锋王学武,这是丁平……”66岁的王坚指着庆功合照上的人物一一介绍。

黑白照片已经微微泛黄,照片里意气风发的足球队队长,如今虽已鬓发染霜,身体却依然健朗。他用中气十足的声音,将那段记忆娓娓道来。

图片

王坚

1981年,刚刚从部队退伍参加工作的王坚,凭借曾在徐州市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接受足球训练的功底,被选拔进入徐州市足球队。他和其余19名队员,将代表徐州参加次年举办的江苏省第十届运动会足球项目的比赛。

“那时候,我们还一起先去西安参加了赛前集训呢!和今年的‘苏超’一样,徐州队都曾在异地‘取经’。”王坚笑着说。

王坚回忆,当年的比赛一共有11支城市队和1支高校队参赛。12支队伍根据积分排名进入决赛,最终角逐前三甲。

穿上徐州队的队服,就代表了徐州,自然而然就有了城市荣誉感!”带着这样的信念,队员们在20天的赛程中始终奋力拼搏,最终实现了从无败绩的“赛场神话”。

小组赛时,徐州队与夺冠热门南京队的那场比赛确实很激烈!”回忆起最难忘的一场比赛,王坚的话语中仍然难掩兴奋。

经过90分钟激战,1:1的比分未分胜负。半小时的加时赛中,双方球员的腿脚已如灌铅般沉重,最终比赛进入了点球大战一决高下。

图片

嘉奖运动员的烫金证书

一共罚13个球,我们进了11个。”在王坚的回忆中,连场边记分员的手都在颤抖,空气绷紧如弦,每一脚都扣人心弦。最终比分以12:11宣告了徐州队的胜利,将冠军奖牌收入囊中

图片

“为了徐州荣耀,就得去拼!”

拼!为了徐州荣耀,就得去拼!”1982年这支冠军队伍的灵魂,正源自北方汉子的血性与对城市荣光的执念。

当时的球队队员构成和今天的“苏超”参赛队同样带有“草根”属性——最大的队员30多岁,最小的队员仅18岁;队员中有退役军人、体校学生、企业职工……大家各自都有本职工作,只能在工作之余加紧训练

前锋王学武和丁平都给王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只有20岁出头的他们属于年轻“小将”。说到此处,王坚提起了今年“苏超”徐州队的几名年轻队员:“就像那个连过5人的花姜敏,还有前两场有进球的乔宇,都是年少有为的球员啊!”

图片

1982年江苏省第十届运动会足球“第一名”的金牌

奇迹终在血汗中诞生。40多年前那支一开始并不被看好的队伍,竟横扫所有“该赢之战”,力克最强敌手,斩获冠军。一群“业余的人”,拼出了“专业的心”。

那是江苏省运动会足球项目最后一届以地级市划分参赛队伍,所以,当年徐州队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不分年龄段的地级市“身份”获得冠军

图片

四十年不熄的绿茵薪火

43年后,66岁的王坚仍守着电视追“苏超”。看着球员们在绿茵上驰骋的身影,他恍惚看见年轻时在赛场上奔跑的自己。

当年夺冠后,王坚没有再参加过其他足球赛,但和共同为徐州争夺荣誉的“老战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奖牌和老照片在短视频平台上意外走红后,那个名为“82年省运会冠军队”的微信群聊重新活跃起来。

“我们经常一起聚聚。”王坚翻出手机群聊页面展示着,“大家最近经常在群里一起分析‘苏超’呢!”王坚敏锐地指出了“苏超”火爆出圈的原因所在——各地青训体系完善让强弱差距弥合,胶着的比赛反而更具张力

“一场比赛能在赛场内外都给大家带来欢乐,我想这才是‘苏超’的魅力、足球的魅力,更是江苏的魅力。”王坚笑着说。

“苏超”赛场之外,城市间的友好互动、热情往来,是刻在血脉中的基因。

王坚的记忆串起的,是关于足球、关于城市、关于荣耀的时代线索。如今,新一代徐州队队员在奥体中心带球突进,看台上震天的呐喊声里,依稀回荡着1982年的夏夜蝉鸣。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