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标?试图贿赂裁判受罚不痛不痒,疑似消极比赛却遭顶格处罚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7-11 07:56:46阅读次数:0

最近,关于中国足球联赛里有两起处罚事件引起了很大争议。

第一件事,中乙北京理工被曝赛前想给裁判送礼,中足联对此罚款10万并通报批评。另一件事是中冠四川青年竞技被判定消极比赛,处罚结果是比赛成绩被取消,还遭禁赛两年,算得上是顶格处罚。这两次处罚事件没有直接联系,但大家都觉得尺度相差很大,被认为是“双标”。

图片

北京理工试图给裁判送礼,目的是为了得到照顾,本质上就是想踢假球,已经触及到违法层面了。可中足联的处罚就只是通报批评和罚10万,不痛不痒。通报批评就是走个形式,没多大实际作用,过这阵风之后就忘了。10万块钱罚款对于一支职业球队来说算不上什么,起不到该有的惩戒效果,很明显就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图片

再看四川青年竞技的待遇,他们只是被定性为消极比赛,但遭遇的处罚相当严厉,几乎就是顶格标准。足协不仅直接取消了比赛成绩,还禁赛了两年,这样的处罚基本上是宣告了球队解散。而且,定性为“消极比赛”的判断标准也不明确,争议非常大。四川青年竞技进行申诉,却连个受理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在网上发声引起关注。

图片

一个是试图贿赂裁判,一个是疑似消极比赛,谁的性质更恶劣,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试图贿赂裁判根本没有把竞技体育最基本的公平原则当回事,涉嫌假球赌球,甚至都算违法了。退一万步说,即使四川青年竞技“消极比赛”真的存在,其严重程度也远远比不上试图贿赂裁判。

如此看来,对这两支球队的处罚明显就是“双标”。

图片

对北京理工开出罚单的是中足联,给予四川青年竞技处罚的是足协,虽说名义上是两个不同的组织,但大家都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再说,就算真的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组织,那足球运动最基本的公平原则也不能有两套标准吧!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试图贿赂裁判比作强奸未遂,那么消极比赛最多就算言语调戏。从法律上来说,强奸未遂已是很严重的犯罪行为,会受到重罚。而言语挑逗最多就是违反道德规范,不会有什么实质性处罚,一般都是批评教育。不过按照中足联和足协的做法,“强奸未遂”就罚点钱、批评一下就完事了,“言语调戏”反而被判了两年的劳改。

图片

所以,事情严重的没多大的事,疑似有违规行为却被顶格处罚,这样做让大家服气吗?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