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比赛的切尔西胜不足喜,输了一个球的曼联也需要保持信心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5-17 12:00:44阅读次数:0

到了赛季末,曼联和切尔西还有着各自的目标。

即将迎来欧联杯决赛的曼联,需要在赛前打出更好的状态,以此抵消上一场比赛失利带来的低迷,切尔西就是一个很好的练兵对手。

而对于切尔西来说,他们还需要在联赛里尽量拿分,争取借此获得欧冠席位,否则欧协联冠军是注定不够解渴的。

所以这场比赛,主队自然需要全取三分,而曼联也不会因为决赛在即而轻言放弃,这场比赛的战术强度是足够的,就看谁的战术能够更好的扬长避短了。

图片

由于决赛就将在下周中进行,所以曼联在这场对阵切尔西比赛,派出大部分主力的情况下,阿莫林还是尽力做出了一些轮换。

首发阵容当中,加纳乔和乌加特都不在,于是曼联在拼凑出的后卫线身前,摆出了卡塞米罗和布鲁诺-费尔南德斯的中场组合,突前区域则是芒特、赫伊伦和阿玛德-迪亚洛的布置。

而在切尔西这边,尼古拉-杰克逊吃到红牌之后,切尔西在这场比赛的中锋位置只能使用年轻人,但在这样的情况下,马雷斯卡还是坚持了这段时间的思路,将内托布置在逆足位置上,由此让马杜埃凯打在了左路。

这一举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曼联。

开场之后,作为客队的曼联表现稳定,不仅早早打出了自己的45度传中:

图片

赫伊伦在托辛身上看到了对抗的希望:

图片

尽管开局阶段的切尔西,利用后腰凯塞多的前插代偿前锋作用,让帕尔默进入空位,从而和马杜埃凯联系在了一起:

图片

但是,不仅马杜埃卡的主力脚不适应如此攻门,而且在这之后,曼联进入了自己的战术计划当中,持球时尤为注重联系边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了,今天具备冲击力的翼卫只有多尔古,所以这一条线路会更为清晰,于是在第14分钟,马兹拉维联系多尔古,制造了这一侧的角球:

图片

在角球的二次进攻当中,曼联在越位的情况下先进一球:

图片

虽然此球不算,但这10多分钟的表现,已经足以说明场上的形势,切尔西在诸多区域都有着不足,比如在赫伊伦身边,托辛给出的压力远远不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场区域的拼抢也时常落入下风, 更不用说切尔西在中场位置经常出现的低级传接球失误。

而在前场,这个马雷斯卡战术上最为重视的区域,他们也因为自己的错误布置而显得效率相当一般。

切尔西的实际情况,我们之前也没有少提。

帕尔默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尼古拉-杰克逊的身上,此役后者不在,小将出场,自然支撑不了帕尔默,这样一来,前场的锐度就要大打折扣,线路也要大受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练实际上要首先考虑恢复锐度,尤其是要补齐威胁门前的损失。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恰恰应该是马杜埃凯要打在右边锋的位置上,用他偶尔能爆发一下的身体来从侧角的位置直接威胁球门,然后由内托打在左边锋的位置,将曼联的防线牵制到足够深的位置上。

然而,之前几场内托在逆足位置表现凑合,切尔西也侥幸地打出了几场好球,这让马雷斯卡开始固步自封,尝试着将表现好的排兵布阵都组合在一起。

于是到了今天,马杜埃凯和内托在内切路上根本无从发挥,还被曼联打出了这样抢断之后的进攻:

图片

图片

这使得切尔西在上半场后半段,只能由两个边锋进行单打传中,相较之下,马杜埃凯这一侧对上马兹拉维,还是稍有些威胁:

图片

至于内托这一侧,逆足传中,只能联系奥纳纳:

图片

图片

所以在上半场,切尔西威胁最大的进攻,就来自马杜埃凯的传中,由边后卫里斯-詹姆斯形成的远射中柱:

图片

尚且还能逆足攻门的边锋被放到顺足传中,然后由边后卫前插攻门,那么其他人的作用是什么呢?

而且,即便是进行传中进攻,马雷斯卡作为瓜系教练,也从未对此进行过深刻的研究。

传中进攻,和外围区域点对点的传球不一样,关键不在于精准联系,而在于制造对手在禁区内外的防守混乱。

所以,传中进攻最重要的不是找点位,而在于找时机。

这个观点不是我们的独创,而是王新欣在节目中所说的。这个时机,实际上就是禁区内的攻防时刻,最简单的就是本队的包抄人数,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包抄,那自然不是好的传中时机,如果有两到三个人包抄,那就可以选择出脚了。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包抄的具体情况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细分,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路线上要穿越防区,也就是说,进攻球员不能进行直上直下的包抄,和对位的防守球员进行单纯的一对一,而是要进行斜向跑位,后点的人往前点冲,前点的人往后点绕,前场的人往二线落,二线的人要往门前上。

进行大量、复杂的穿插防区的跑位,对对方的防守进行最大程度的扰乱,这才是最佳的传中时机,但反例就是今天的切尔西,就像下半场这次马杜埃凯传中,切尔西所有的人都在原地,这对曼联的防守就是最大的帮助:

图片

图片

至于曼联,在客场接不上开局阶段的气势,在需要为决赛留力的情况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是平衡的备战情况,阿莫林应该在下半场更早地进行换人,但今天也难免要受到下一场比赛的影响,这都使得曼联的表现被打了一个折扣。

这也包括曼联的防守强度,上半场这次帕尔默攻门,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布鲁诺的防守选位是错误的,相较于在对手屁股后面追球,他应该首先封堵球门的角度:

图片

图片

从防守意识上来说,布鲁诺不该打在这个位置上,而他今天之所以出现在这个位置上,是因为乌加特需要从替补席打起。

包括卡塞米罗这张黄牌,其实是马奎尔的前顶犹豫所导致的,卡塞米罗的确被压到了身后,但并没有失去防守能力,在局部二防三的情况下,马奎尔应该更早前出:

图片

所以,曼联本场比赛的防守不是没有问题,只是切尔西很难打到,而在下半场初段,曼联依然能够打出颇具威胁的反击进攻,还是倒在了自己的把握机会的能力方面:

图片

图片

所以在70分钟换上乌加特和加纳乔的时候,比赛依然处于均势状态,曼联甚至可以通过换人来拔高强度,在最后20分钟掀起更大的风浪。

因为在这次换人之后,曼联在后腰线上的防守强度得到补充,前场则有了多尔古、加纳乔、赫伊伦和阿玛德-迪亚洛四个进攻点位。

但在第71分钟这次防守当中,加纳乔吃了经验不足的亏,被里斯-詹姆斯发挥出了个人能力,在切尔西的传中包抄依然死板的情况下,联系到了库库雷利亚:

图片

此球一进,切尔西在主场士气大振,他们在尝试打进第二球的情况下,开始全员限制曼联的进攻,这让试图扳平比分的曼联在比赛末段,只有一次这样的攻门:

图片

比赛就在看似永远都不会结束的破坏和反破坏的情况下结束了。

本场比赛,曼联再次遭遇了输球,这让阿莫林和球队计划在欧联杯决赛前打出一些气势的目的没能达到,但在比赛的过程当中,其实曼联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低强度下,曼联可以打出自己的比赛计划,形成自己的进攻威胁,然而今天由于需要为决赛留力,三后卫和双后腰的配置无法形成,其中需要添加布鲁诺,这使得曼联的进攻无法在足够安全的配置上开展。

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决赛场上,阿玛德-迪亚洛还是应该打在右翼卫位置上,进而让布鲁诺出现在前场,在这个基础上辅以赫伊伦、加纳乔和多尔古,战术就会变得平衡一点。

如果这个决策稍显激进,也可以让马兹拉维先打翼卫,由阿玛德-迪亚洛替补出场,说到底,就是需要构筑出三后卫和双后腰的配置,才能托得住进攻时的四个冲击点。

这是阿莫林需要把握好的大方向。

图片

至于切尔西,今天赢球,自然是更高兴的一方,但他们赢得也相当幸运,因为让比分出现分野,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里斯-詹姆斯的灵光一现。

这在整个赛季里,可以出现一次两次,就像当年曼城夺冠,需要孔帕尼来上一脚远射,但当你整场比赛的威胁,都和里斯-詹姆斯脱离不开关系,而其他更应该输出进攻威胁的球员,却大多碌碌无为的时候,整个体系实际上都在报警。

所以,今天赢了,不代表下一场对阵诺丁汉森林也能赢,这个赛季进了欧冠,更不代表下个赛季就会走上正轨。

对于马雷斯卡这样的思路的教练来说,拿到欧冠资格,其实更有可能是拿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催命符。

图片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